上周日(6月30日)早上8點,年過七旬的趙善志跟朋友一起用小三輪拉著桌椅板凳和海綿墊子來到英雄山腳下一處空閑場地,開始布置摔跤場。
這是濟南英雄山跤場第二次在市民面前亮相,不一會兒的工夫,這里就被圍了個水泄不通,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一睹中國傳統摔跤的風采。
9點整,年齡不同、水平不一的各路摔跤愛好者齊聚跤場,簡單熱身后準備切磋。成名已久的摔跤高手、業余摔跤愛好者、專業練習摔跤的學生,大家不分年齡和職業,只要愛好摔跤,隨時都可以下場試試身手。
海綿墊子上,摔跤手們兩兩相對,“德合勒”“大別子”“挑勾子”“背口袋”等招式不時上演,贏得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與喝彩聲,觀戰的濟南摔跤名家趙存祥、魯玉山、譚新泉、馬繼忠也連連點贊。
說起在英雄山下再開中國傳統摔跤場,趙善志告訴新黃河記者,濟南,除了“泉城”之外,很多“江湖中人”更樂意稱它為“跤城”。自20世紀20年代起,濟南就與北京、天津、保定并稱“中國四大跤城”,而有“濟南霍元甲”美譽的跤王劉學棟的抗日傳奇故事至今仍為老濟南們津津樂道,并曾被搬上熒屏。
濟南摔跤在近現代史上曾顯赫一時,然而,時過境遷,當年的跤場現在大多已不復存在。趙善志從16歲就開始練習摔跤,現在其他三個城市的傳統摔跤項目依然在延續傳承,為了吸引、發現和培養更多的年輕后輩,自己跟朋友們一合計,便在英雄山下再開跤場,希望“以跤會友”。
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郭堯 攝影報道